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9-24 来源:本站
9月24日,我校成功举办“AI赋能,跨界融合:迈向高阶思维的探索之旅——金中仙林骨干教师暨精深联盟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来自伊宁市第三十七中学及栖霞区精深联盟校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观摩研讨。本次活动聚焦学科融合与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集结各学科骨干教师,呈现了一场富有创新性与前瞻性的教学盛宴。
语文学科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陈曦老师以“失意中也有诗意”为主题开设了诗歌整合阅读课。学生们以诗人口吻演绎,在激烈思辨中探究诗人乐观特质。更具创新的是,陈老师让学生给AI下达指令,生成古诗插图与配乐。在技术与文学的碰撞中,打破学科边界,实现了古诗词教学中高阶思维的有效培养。
教师点评环节中,我校黄小霞副校长认为该节课体现了三个“看见”,即看见学生,看见素养,看见融合。南外仙林语文教研组长刘老师评价这堂课通过AI赋能传统古诗词教学,体现了教学创新,展示了文化自信。我校罗丹老师围绕课堂中的一个具体教学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表达了多元化分析问题的观点。
数学学科
栖霞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孔伟伟老师以“光的反射与最短路径”为题,带来一场数学思维与物理知识融合的探索之旅。孔老师先引导学生证明光在反射时遵循最短路径原则,将数学模型与自然规律共鸣,再应用于台球技术,使数学原理变得可视可感,最终拓展到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建模在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强大力量。
教师点评环节中,南外仙林教师认为本节课成功将物理现象转化为数学模型,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同时建议可调整学科进度并选用更贴近生活的案例。另有教师称赞课堂问题设计精妙,逻辑严谨,板书清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数学”。特级教师郝四柱最后总结了“数学化过程”的重要性,解析物理与数学的逻辑关联,并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多设计融合题型。
英语学科
栖霞区英语学科带头人陈玉洁老师以《悦读中国》第12级《The 24 Solar Terms 节气物语》为载体,开设了一堂兼具文化深度与学科融合特色的整本书公开课。陈老师从how、what、why三个维度搭建教学框架,通过地理知识的渗透、唐诗的品鉴、二十四节气书签的展示,将语文、地理、美术等学科内容有机串联,带领学生沉浸式探索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教师点评环节中,我校童兰清老师认为本节课有机融合了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节气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并通过多层次阅读有效提升思维品质。王欣然老师称赞课堂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理念,以文化探究为主线,自然融入跨学科内容。南外仙林吴晶颖老师肯定了课堂的“真实性”,指出教师善于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自主突破难点,并有效运用AI情境和多学科融合。
物理学科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于晓丽老师以 “投石机” 为核心载体进行“设计、制作简单机械”的教学实践。她巧设问题串,从引导学生绘制投石机设计图入手,帮助学生回顾杠杆原理、能量转化等知识;选取身边材料,分组制作投石机,在实践中提升结构稳定性;借助 AI 赋能,让学生向豆包咨询,优化投石机结构,借助发射仿真软件,突破实践瓶颈;最后开展投石机攻防赛,检验学习成果。
教师点评环节中,南外仙林的杨帆老师和我校李超老师一致认为,AI技术融入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阶梯式问题的设置,则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螺旋上升,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丁大任校长指出以比赛形式检验学习成果,能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最后,张前军校长展望教师要大胆尝试 AI 赋能教学,提炼教学成果,提升教研表达能力。
化学学科
南京市化学学科带头人高雪老师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主题,将抽象微观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原子结构模型。高老师通过AI工具录制的原子结构发展历程引入,揭示了科学进步曲折向前的发展规律;然后通过问题链引导,逐步揭示原子的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生成学科知识,培养学科素养。
教师点评环节中,伊宁三十七中的赵老师表示,本节课条理清晰,逻辑严密,AI的使用充分吸引学生兴趣;我校秦浩涵老师认为本节课充分展现了知识的生成,通过问题引导逐步搭建知识框架;曹晶晶老师认为课例通过不断的发展的科学内容展现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巫静主任则从生物学科出发,说明了原子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初高中生物中的体现。
地理学科
栖霞区地理学科带头人段以隽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真实的生命故事“候鸟迁徙记”。她将抽象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知识融入燕子与丹顶鹤迁徙习惯中,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充满童趣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了“生命与自然环境同频共振”的人地协调观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展现了学科融合与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
教师点评环节中,老师们纷纷称赞情境设计巧妙。以“候鸟迁徙”这一真实情境贯穿全课,从“为何要走?”到“为何要回?”,从“去哪找水?”到“路途风险?”,问题链设计层层递进,极大地激发了初二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跨学科设计以生物行为反证地理规律,使用AI等技术模拟候鸟热带可能的风险,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不仅是我校骨干教师教学风采的集中展现,更是“AI+教育”背景下教学方式转型的一次生动实践。各位教师以学科为基、以融合为径、以思维为核,在真实课堂中践行“AI赋能,跨界融合”的教学理念,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拓展跨学科融合路径,助力师生共同迈向更加智慧、开放、深度的教育新境界。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 市电教馆 | 南京教育期刊 | 栖霞教育之家 | 栖霞微视频 | 中学学科网 |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