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温暖金初·学科教研】青衿笃行绽教坛 共研共进启新程

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6-30      来源:本站

6月27日,金中仙林举行新入职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9位新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本次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等7个学科。

01 语文

孔雨禾和李佳琪两位老师进行了丰子恺《生机》的同课异构。

孔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就“生机”这个词展开联想作为导入。通过“感知生机”“理解生机”“赞美生机”三个任务,贯穿语言赏析、情感体悟、主旨探究、读写结合四块教学内容。整节课完整流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教学,学生对“生机”产生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有了新的思考。

    

李老师创设“文学植物展览会——水仙花分展会”主题情境。融合短视频创作,围绕“生机”主题设计三大任务:一是“灾难剧场——水仙的生死劫”,二是“特写镜头——水仙的生机内涵”,三是“撰写解说词——生机的多重内涵”。三个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生机”内涵的感悟。

02数学

蒋晨鸣和高瑞两位老师进行了《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同课异构。

蒋老师基于“定义、性质、判定、应用”的结构化教学思路,进行本次教学设计。以三角形的知识结构为切入点,激活学生认知,引导其回顾如定义、性质等已有知识,以此为基础聚焦于“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证明,自然衔接“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推导。随后,通过典型例题解析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归纳一般性结论。在探索边角关系时,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引导学生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推理论证→深化理解”的完整探究过程。

    

高老师本节课立足学生已有认知,采用数形结合策略:一方面通过代数推导严谨证明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另一方面借助动态木棒模型直观演示,深化理解,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随后,以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特殊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关于一般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猜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画图、翻折等操作活动,引导其探究边角关系并完成证明,在提升动手实践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深刻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与探索价值。

03英语

姜姝老师开设了一节题为FOLLOWING A DREAM的阅读汇报课。

姜老师巧妙地以一段震撼的F1赛车比赛视频作为导入,通过补充go-kart(卡丁车)和Formula1(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专业背景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姜老师系统性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脉络框架。在教学核心环节,姜老师采用分段精读策略,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主人公取得成功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在课堂总结阶段,姜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主旨,更通过主人公的励志故事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观照,鼓励他们学习主人公坚持不懈、勇于追梦的可贵品质,实现了文本价值与学生成长的有效衔接。

    

04物理

邓艺衡老师在八年级《光的反射》课上,通过生活现象引入课题,以"如何确定反射光线位置"激发学生思考。她运用实验道具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先演示基础反射现象建立概念,再通过实物重点突破"法线"核心概念。课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反射定律实验并得出结论,最后延伸生活应用,实现"生活→物理→社会"的知识迁移。整节课以互动探究为主线,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05生物

雷瑞琪老师开设《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汇报课。她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南京烤鸭”主题情境,以探究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小组汇报、迁移应用构建知识网络。课后,黄翠虹校长、新疆来访教师与生物组开展评课研讨,既充分肯定了雷老师的教学亮点,也指出了其完善方向。

    

06德法

王硕老师汇报课的题目为《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她以学生梦想切入中国梦,借助习近平总书记发言让学生明确中国梦是什么。学生分组探寻为什么会有中国梦,接着通过“一面旗帜的力量”和中国的综合国力感知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与实现基础,用“梦想拼图”拼出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建立起的联系。最后,梦想行动卡环节激励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

    

07体育

蒋舒晨老师开设的课题是《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本节课将篮球的使用贯穿整节课,用不同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由原地到移动中循序渐进的教学,逐渐提升学生的练习强度;接近实战的练习方式增强学生对竞争意识,贴合篮球实际的身体素质发展的练习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结语:

  本次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蓬勃的教学创造力。通过"以课促研、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新教师们不仅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精彩转化,更彰显了新时代教师"守正创新"的教育追求。相信在学校"青蓝工程"的持续培养下,这批教育新生代必将快速成长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注入持久动能。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市电教馆 南京教育期刊 栖霞教育之家 栖霞微视频 中学学科网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gongan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