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温暖金初·榜样力量】党员教师"行知杯"赛课展现育人新气象系列报道③

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3-13      来源:本站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刚刚落幕的校"行知杯"优质课比赛中,我校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一党支部和第三党支部的参赛党员教师通过智慧课堂呈现,使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呈现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扎根讲台、铸魂育人的责任担当。

党员教师的教学反思

地理组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备课、磨课、上课、反思中深刻体会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融入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

回顾此次行知杯,我围绕《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这一章节,在教学中融入新技术,厚植学生科技情怀。我借助AI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将虚拟结果与知识点结合,不仅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生动展现邻国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而且将复杂的地理原理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探究活动,有效助力学生构建空间认知。这是作为党员教师的一次尝试,也是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主动作为,使技术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创新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不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第三党支部 党员教师 倪敬峰

生物组

我的课题以《传染病》为基础,围绕生活中的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对社会中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展开讨论。学生在小学经历过三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对传染病的影响力以及常见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知识基础。本节课以实验演示引入,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解决办法,由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逐步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融合数学、德法学科,使学生在计算、分析、推理、共情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传染病的危害与实施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第三党支部 党员教师 李天宇

德法组

我本次赛课的课题是《认识民法典》,我通过多种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民法典的相关知识。此次课程结合了歌谣、知识竞赛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课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竞答中引导学生理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等知识,然后在后续未成年人打赏事件中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此外,我还精心设计了层层递进的设问,由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可追回打赏的结果,引发学生思考这是否是特权,是否违反平等原则。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法治意识。

第一党支部 党员教师 李倩

3.png

作为思政课党员教师,我在此次《认识民法典》的教学中注重将党性修养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课堂伊始,我以孟德斯鸠“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一名言切入,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论述,引导学生理解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导向,强化“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根本保证”的政治认同。在“自主研学+智慧竞答”环节,我运用“学习强国”平台资源构建云端课堂,以“知识闯关擂台赛”激发学习动能,期许实现党建与教学的同频共振‌。在“模拟小法官”活动中创设“魔丸歧视案”“哪吒监护案”等情境,组织学生运用《民法典》的具体法条展开辩论,同步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要求。在“法治生活情境场”案例研讨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

未来,我将继续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党员教师的初心使命,让法治教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第一党支部 党员教师 陈桃蕾

4.png

体育组

身为一名党员体育老师,结束了这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后,我静下心来回顾课堂,感悟颇多。

课堂上,看到同学们积极参与练习,我满心欣慰。在教授传接球技巧时,多数同学能跟上节奏,可还是有几位同学总是掌握不好,不是传球绵软无力,就是接球时手忙脚乱。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不能“一刀切”,得更日常化、个性化些。课后,我找他们单独交流,手把手纠正动作,就像党员帮扶群众一样,一个都不能掉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中找到自信。

篮球本就是培养团队精神的绝佳载体。练习中,有同学因队友失误而抱怨,课后,我把大家召集起来,讲起党员冲锋在前、团结一心的故事,引导他们明白队友间相互包容、鼓励有多重要。在后面的课堂中,大家的配合明显默契了许多。

回顾全程,我发现教学手段还能更丰富,多融入趣味竞赛,让课堂活力满满。今后,我定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持续优化教学,让体育课堂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欢乐天地,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第一党支部 党员教师 封沙

本次"行知杯"教学竞赛不仅是党员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展示窗口,更成为基层教学组织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推手。我校将着力完善"党建+课程建设"协同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具体化为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力,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市电教馆 南京教育期刊 栖霞教育之家 栖霞微视频 中学学科网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gongan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