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温暖金初·党建动态】明月寄相思 “典”品家国情——我校党总支开展家国金句品读分享活动(下)

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4-09-17      来源:本站

前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重申家庭建设的核心地位,积极倡导将爱家情感与爱国情怀紧密相连,勉励众人将个人梦想、家庭幸福融入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之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值此中秋佳节,我校各支部开展家国金句品读分享活动,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经典论述。在这寓意着团圆与和谐的节日氛围里,党员教师们深切领悟到家国情怀的广博内涵与深远影响,共同感受那份既深沉又炽热的家国情感。

1.png

第三党支部 吴雅静

2.png

我分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说的一段话。他说: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家国情怀的重任,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鼓励学生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第二党支部 张嘉怡

3.png

我分享的是一段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春节团拜会时的讲话: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2019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感受到不管身在何处,故乡总是永远的牵挂;不管走多远,来处总是永远的铭记。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第一党支部 唐玮

4.png

我分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说的一段话。他说: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2015年,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游子的归乡之路。无论身处何方,故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愿我们都能常回家看看,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暖。

第二党支部 殷云菲

5.png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我想分享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的一段话。他说: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受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的启发。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进行,更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家风的建设,不仅塑造了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理解家风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家庭中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同时,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让他们明白,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良好的风气都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第三党支部 段以隽

6.png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我想分享一段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四川考察时说的话。他说: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作为一名党员,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忘服务人民的初心,愿千家万户在辛勤工作的时候也享有温馨与幸福。家国情怀,这一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数千年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我们精神文化的瑰宝与灵魂。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文人志士秉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高理想,还是现代人展现的敬业奉献、深情爱国的实际行动,家国情怀始终如一,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迈向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崭新征途上,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家国情怀之根,深刻领会中华文明鲜明统一性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展望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促进家国情怀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更加璀璨的升华。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市电教馆 南京教育期刊 栖霞教育之家 栖霞微视频 中学学科网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gongan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