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4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4-03-30 来源:本站
在2023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总书记强调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3月29日,第三党支部开展了“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教师”冬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第三党支部书记张素珍同志主持。
活动伊始,张书记先对近期第三支部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了汇报,对积极参与微视频、微感悟的党员同志表示了肯定。随后她带领支部成员再次学习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共同观看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谈教育家精神的视频,“教育不是百米赛跑的冲刺”,“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血肉相连”,于老师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间。
在学习后,支部成员进行了“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学习交流活动,发表了学习体会。
汪宏玲同志表示在她心目中,教育家精神体现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心有大我”意味着教育家应超越个人利益,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至诚报国”则强调了教育家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汪老师表示她最初的信仰来自她的家族,并分享了她曾祖父的教育故事,向大家展示了用一生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精神的真实案例。
毛铭同志分享了她对“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的理解,她表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启迪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感染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快乐和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台雪梅同志认为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对教育的深沉热爱和执着追求上、对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实践上、更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上。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袁梦玥同志分享了阅读《师之魂——陶行知在南京栖霞》一书的体会,从陶行知先生说的“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在劳力上劳心”和“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三句话出发,结合实际教学经历,从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的角度践行教育家精神。
时曼曼同志从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和永不停歇的追求与反思四个方面解读了她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时老师表示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比如数学特级教师郝四柱老师一直在用自身的教育精神感染着周围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坚守初心,践行教育家精神,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杨伟同志表示教育家应当具备的品质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走向未来,让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王家瑞同志分享了她对教育家精神的六个内涵中“言为士则、行为示范的道德情操”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理解。她表示作为教师应当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躬耕讲坛,因材施教,保持仁爱之心,同时不断开拓眼界,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更多青年为己任。
预备党员刘宸同志认为教育家精神的“育人智慧”,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学识与厚重的学养,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彰显学生的人性,教育家精神的“躬耕态度”,要求教师有勤学笃行的成长姿态。教师要从“启智”走向“润心”,勤学更要笃行,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教育家精神,其源头就在于教育家所特有的情怀。践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在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教育情怀和家国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每一个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义无反顾地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培养党和国家急需的高水平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第三党支部的成员们将站稳教学的主阵地,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好教师!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 市电教馆 | 南京教育期刊 | 栖霞教育之家 | 栖霞微视频 | 中学学科网 |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