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3-28 来源:本站
为推动栖霞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发展与创新,2025年3月28日上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在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举办“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地理教学”研讨活动。出席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字化中心肖索科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乔雪峰教授、栖霞区地理学科教研员袁仁忠老师,栖霞区全体初中地理教师、区15所AI试点学校的中心主任和学科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袁仁忠老师发表致辞,对与会的领导、专家、教师表示感谢与欢迎,并期待通过交流、研讨,迸发出区域与学科创新发展的活力。
第一节课由金中仙林张玉婷老师执教。张老师以《俄罗斯》为例,巧妙运用AI工具,借助AI视频与数字人,在课堂上实现与俄罗斯人的“相遇”。数字人讲述伏特加背后的故事,解答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候差异,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纬度、地形、暖流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化身“酿酒厂设计师”,结合AI绘制宣传海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展现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地理教学中的可能性。
第二节课由金中仙林段以隽老师执教。段老师以《青藏高原》为例,从青藏铁路AI视频导入,从破解筑路密码、寻访藏民智慧、助力青藏腾飞三个部分开展学习。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利用金陵微校与AI工具,探讨自然环境对青藏铁路修建带来的困难、牦牛称为全能家畜的地理原因,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在段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为青藏地区设计专题海报,展现青藏壮美山水、经济腾飞的美好面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介入,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更加有趣。
针对两节课例,乔雪峰教授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讲座。乔教授从价值赋能、认知赋能、效率赋能三方面,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赋初中教学的重要性,并从能力增强模式、能力学习模式的角度,分析人机协同大趋势。乔教授以初中地理《中国的人口》为例,展示提示词撰写与思考要点,详细分析教材内容的结构,鼓励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式探究。他强调,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辩证对话式学习,促进师生科技素养的共同提升。
肖索科主任在对课例的点评中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国家政策导向和区域实践目标,立足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肖主任强调,课堂教学应当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在使用中探索潜在的创新。他鼓励教师积极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完善教学环节,使AI成为教师的新伙伴。肖主任建议,在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操作AI的空间,保证充足的讨论与活动时间,并希望教师能够尽快行动,主动拥抱AI、加强学科融合。
最后,由教研员袁仁忠老师作总结发言。袁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在地理教学中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所做出的尝试。他指出,当前地理课堂存在“技术应用碎片化”“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应仅作为课堂点缀,而需深度融入教学整体设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结构化、系统化、整体化变革。袁老师认为,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灵活运用AI工具,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关键是将其与课堂深度融合,积极转化成果。
此次教研活动的圆满举办,令与会教师深受鼓舞,也为未来的地理教研明确方向: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地理教学的融合,需从“技术展示”转向“素养培育”,通过结构化设计实现工具实践与育人价值的双重突破。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 市电教馆 | 南京教育期刊 | 栖霞教育之家 | 栖霞微视频 | 中学学科网 |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