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6-09 来源:本站
石榴花红,金中仙林暖风文学社的活动落下帷幕,以学科融合为核心,筑牢文化自信,暖风文学社老师们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文学之光在多元的碰撞中更加璀璨。
石库门中藏海派 旧时光里绽文花
张良慧老师从海派文学引入,作为海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从纸页到舞台,张爱玲笔下的故事一直在上演。通过《金锁记》的阅读,再现了上海的独特风情,解读了她既游弋于红尘之外的淡然处世,又深藏红尘之中的敏感情思。曹七巧的命运,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也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而这种挖掘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同学们也由此打开了海派文学的新天地,感受文化交融下别样的文学作品。
品大师妙笔 感百年风采
石奕楠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汪曾祺妙趣横生的文字世界:社员们从《受戒》清淡细腻的文字中感受到明子和英子烂漫懵懂的情感;从《端午的鸭蛋》中捕捉筷子戳进鸭蛋那“吱”一声冒油的欣喜垂涎;也从《跑警报》的自在从容中体悟国人在儒家文化孕育下达观、明澈的处事态度。除了阅读文本,社员们还观看了《百年汪曾祺》系列纪录片中的片段。
窑洞中痕触摸时代阵痛 渭河里听见笔耕回声
陈雨轩老师带领大家走近了文坛巨匠陈忠实。社员们阅读了课文原文《告别白鸽》,感知脆弱又坚韧的生命与复杂的人性。还回溯了陈忠实创作的传奇之路,感悟了其扎根乡土、笔耕不辍的文学信仰。在对《白鹿原》的深入解读中,社员们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乡土中国画卷,认识了白嘉轩、鹿子霖等承载传统文化因子的典型形象,更通过田小娥、黑娃等角色感知到时代裂变中的人性挣扎。
课本方言里品城市从容 银幕乡音中听文明呼吸
6月6日,暖风文学社开展了“南腔北调话方言”的活动。此次活动以趣味形式引导学生探寻方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交流碰撞中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课堂上,伏雨晴老师通过播放方言歌曲和电视剧展示了吴侬软语的细腻温婉,秦腔的粗犷奔放,让学生直观感受了“南腔北调,方言一字顶万句”的魅力。同学们还踊跃参与“寻找课本里的方言”,“挑战南京话朗读课文”,“速成南京话的诀窍”等等活动,现场笑声不断,懂得了南京话不仅是一种方言,更是一座城市在时光中淬炼出的从容与坚韧。
方言走向文娱时尚,让乡音成为中国人最潮流的表达;方言走进文学,让文字笼罩上生活的气息;方言走进千家万户,见面道一句“啊吃过啦?”,让城市的温情流淌在每个人心间。传承方言不仅是保护语言多样性,更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让每一种“乡音”都成为文化星河中闪耀的星辰。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 市电教馆 | 南京教育期刊 | 栖霞教育之家 | 栖霞微视频 | 中学学科网 |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