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温暖金初·校地合作】金陵琴韵·电焊新声——记南京大学电子学院EE侠走进金中仙林开展科创实践活动

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3-29      来源:本站

春日的阳光斜斜洒进金中仙林的实验室,空气中浮动着松香与焊锡交融的独特气息。当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志愿者们轻轻按下学生们亲手焊接的电子琴键,一曲稚嫩却清澈的《小星星》旋律流淌而出,仿佛科技之树上绽放的纯真花蕾,点亮了少年们眼底跃动的星辰。

3月29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EE侠科普团队走进金中仙林,开展趣味电子琴焊接主题科创实践活动。两校师生通过理论讲解、动手实践、互动交流等环节,共同探索电子科技的魅力。

活动伊始,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贾小氢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能力要从青少年时期培养起,希望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电子工程的独特魅力。随后,葛中教授以生活化的案例切入,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解析了声音产生原理、电路焊接技术等专业知识,将复杂的电子学知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科学故事。

  

实践环节中,来自南大电子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化身科创导师,分组指导学生完成电子琴焊接。实验室里,焊枪与电路板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火花,当第一支《小星星》旋律从学生自制的电子琴中流淌而出时,欢呼声此起彼伏。活动特别设置"科创之星"奖项,对率先完成作品的前十名学生颁发南大定制纪念品,激励青少年保持探索热情。

    

    

    

    

接着,我们去了实验室,一个学姐又详细地讲述焊接流程。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开始操作了。几个学长学姐耐心教导,悉心帮助。起初,我的锡丝无法熔化。一位学长热心帮我寻找问题所在,几经尝试,他终于发现是因为电烙铁温度低于锡的熔点。他小心地为我调高电烙铁温度,看着我成功将电阻焊接到电路板上才离去,帮助别的同学。这些学长学姐们都是自愿来帮助我们探索物理的,我由衷感谢他们的热情帮助。此间少年,指尖残留着焊锡的温热,低头望向自己制作的电子琴,会心笑了。我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参加如此有趣的活动,更感激学校的细心培育与南京大学带来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也期待着更多精彩的活动。我会在金初这一润土,深化她对物理的兴趣,成为祖国栋梁!——八(2)班 左雨瑶

最令人难忘的是动手焊接环节。老师强调理想的焊点要像“小雪山”一样圆润饱满,这个比喻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要点。实际操作时,我既紧张又兴奋,小心翼翼地按照步骤进行焊接。志愿者学长们特别贴心,不仅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还手把手教我调整焊枪的角度和力度。当第一个完美的焊点在我手中诞生时,那种成就感让我激动不已。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人生第一件电子作品,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感谢南大的老师和学长们,是你们用专业和热情,在我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焊接不仅是连接电路的过程,更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八(8)班 胡宁曦

“滋滋”的声音在实验室里此起彼伏,我握着温热的电焊笔,眼前银色焊锡丝在雾气中渐渐融化。这是我第一次触摸到真实的电子世界,实验室里跳跃的绿色电路板,就像一张等待填写的魔法试卷。在志愿者和老师的指导下,我把引脚轻轻按进预定位置。当焊锡在笔尖凝成晶莹的小水珠时,我的手指微微发抖。第一次焊接的电阻器歪歪扭扭地趴在电路板上,但导师笑着鼓励我,我便鼓起勇气继续尝试。最神奇的时刻出现在最后调试。当指尖按动琴键的瞬间,蜂鸣器唱出清亮的音符。那些课本上的知识突然活了过来,金属丝就像会唱歌的溪流,载着电流电路在水里流动。原来物理公式里藏着如此美妙的旋律。我不再觉得科技是遥不可及的秘符号,那些流淌在焊点间的银色小溪,正在我心中浇灌出对电子世界的无限向往。——八(10)班 张子岩

  

  

此次合作以培育温暖少年科学思维为旨向,续写金中仙林与高校合作的科创教育篇章。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建科技创新新项目,开发系列科创课程,为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搭建成长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出崭新的实践路径。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市电教馆 南京教育期刊 栖霞教育之家 栖霞微视频 中学学科网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gongan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