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金中仙林·学生活动】诵我中华,经典“咏”传 ——纪八年级诗文朗诵

浏览数量:67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0-11-06      来源:本站


一颗天上的红星,照耀中国;一颗心中的红星,向党向民。为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讴歌时代进步、反映社会文明,庆祝新中国71载华诞,金中仙林八年级精心组织朗诵节目,抒发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9月21号下午4点,“诵我中华,经典“咏”传——八年级诗文朗诵比赛”正式开始。出席朗诵大会的领导和评委老师有:张辉书记、戎俊主任、陈庭主任、张素珍老师、罗丹老师。本次比赛由八(10)班的骆孙壹同学主持。

下面让看看同学们的风采吧:

在寒冷的时节,如果我们行走在裸露的野外,我们需要什么?没错,那就是火。火能给予我们温暖,能点亮前方。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10)班四位同学带来了《火》。

祖国啊,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八(1)班同学们的朗诵作品《我的祖国》。

土地是中国人烙在骨子里的印记,是中国人割舍不掉的那份情怀,是中国人走遍天涯海角仍然藏在心底的那份牵挂。八(9)班同学们朗诵作品《我的土地》。

祖国的形象像一位慈祥的老母亲,无时无刻不在庇护者它的子子孙孙。千百年来,无数炎黄子孙眷恋着她,依恋着她,呵护着她,也守护着她。八(15)班同学带来诗朗诵《祖国啊,我的母亲》。

祖国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概念,它就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空气一样,虽然我们不会刻意去察觉她的存在,但是正是在她无微不至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得以生存,得以繁衍。八(6)班同学带来节目《身边的祖国》。

每当黑夜里踌躇彷徨的时候,每当在跌倒后舔舐伤口的时候,每当在遭遇挫折遍体鳞伤的时候,每当抬头仰望发现前路不明的时候,请记住,相信未来。八(3)班同学带来诗朗诵《相信未来》。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我们要去往何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从黄土地上而来,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八(8)班同学朗诵作品《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土地是富有生命力的,土地也是最多情的,我们在土地上播种,土地就会毫不吝啬的给予,我们在土地上收获,土地就会修养生息,等待着下一个春华秋实。八(2)班同学演绎《多情的土地》。

   想唱一首赞歌,献给伟大的祖国母亲;想跳一支绮丽的舞,在九百六十万的土地上翩翩起舞;想画一幅画,五十六个民族济济一堂,笑魇如花。八(4)班同学诗朗诵《中华颂》。

雪,一个多么圣洁的字眼,一个多么迷人的字眼,一个多么能勾起人无限遐想的字眼。八(11)班同学诗朗诵《沁园春·雪》。

英雄是有气度的,是登上幽州台能吟唱一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豪迈,也是能站在橘子洲头,吞吐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象。八(12)班同学诗朗诵《沁园春·长沙》。

人最有力量的,是厚实的心脏肌肉,也是那布满纹路的手掌。我们用手掌制作工具,我们用手掌创造奇迹。八(5)班同学朗诵《我用残损的手掌》。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本书,它一定是包罗万千,五彩斑斓的著作,翻开扉页,一行行就是一百年的历史;翻开正文,一页页都是悲欣交集的史诗。八(14)班同学诗朗诵《读中国》。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吹角连营的沙场上,将士们在一片刀光剑影间用肉体组成祖国最厚实的城墙,在史官的笔下,流传青史。八(7)班同学诗朗诵《在战场,我梦见你的倩影》。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百年以前,梁启超先生的振臂高呼,至今听来,仍是振聋发聩,身为少年郎,当为中国强。八(13)班全体同学诗朗诵《少年中国说》。

同学的朗诵,气势恢宏,余音缭绕!朗诵结束后,八年级语文组备课组长孟振群老师作点评发言,她说:“感受到同学们对祖国真挚的感情,朗读技巧好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全体参赛选手点赞!”

本次比赛分一、二、三等奖,戎俊主任、陈庭主任、张素珍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奖。这是个人的努力成果,也是班级的荣誉。

通过这次朗诵比赛,我们目睹了伟大的祖国沧海桑田的巨变,时代给与我们光荣与梦想,也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辉煌的成就,令人鼓舞,崇高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在肩上,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文:过斌 骆孙壹

图:张笑语

审核:孙静 高志刚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市电教馆 南京教育期刊 栖霞教育之家 栖霞微视频 中学学科网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gongan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