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47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0-10-22 来源:本站
10月22日上午,栖霞区初中各校历史教师参加了我校教学开放周活动暨初中历史“核心任务下的情境教学”研讨活动,栖霞区历史研训员季静仪老师莅临指导。
首先,我校教师杜晶开设了《聚焦核心任务,落实教学环节》的讲座,杜老师提出教学核心任务的提炼与升华既不能随意猎奇史学界的所谓“新异”观点,也不能局限于课标和教科书的观点,更不能因现实需要而贴标签,其根本出发点是回归历史本真,把基本历史事实搞清楚,史实既清,其义自现,主题自明。
然后,苏思雨老师开设公开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苏老师首先让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需要哪些基础条件?”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三个方面推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随后通过学习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因时而变;最后介绍中共领导人民取得的成果,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课堂最后,苏老师通过情境创设,结合“红船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随后,蒋梦婷老师开设公开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教学环节分为四部分展开:1.创设情境。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纺织领域生产场景,让学生想象观察,说说自己理解的“工业革命”,在群答中抓住“机器”;2.“为何英国要在18世纪改变手工劳动方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来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注意联系已学知识,介绍了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和人文因素。通过整合,帮助学生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的整体认识;3.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找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机器革新——动力革新——交通革新,从而带领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内容;4.让学生畅所欲言其意义影响,表达观点,最后引导学生形成准确、完整的认识。
三位老师的讲座和授课结束后,栖霞区教研员季老师与实初尧化的胡筱萍老师进行了点评,季老师认为,要关注教材的语言,切忌思维定势。教师上课时,可以将PPT上的设计体现在学案上,教学提问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切忌碎片化。
胡老师认为,两节课都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史料,再现当时的情境,教师引导,让学生产生了正确的认识,采用归纳法的教学,从现象到本质,更符合初中的基本学情。在教材的处理上,对本课知识的整合,使得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也完成了学生素养的培养。
三位教师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真正感受到“核心任务下的情境教学”的无穷魅力,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教研员季老师带领全区初中历史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 市电教馆 | 南京教育期刊 | 栖霞教育之家 | 栖霞微视频 | 中学学科网 |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