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温暖金初·课堂风采】数形结合 殊途同归

浏览数量:113     作者: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1-01-10      来源:本站

介绍.jpg

张苏皖,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数学老师,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她的身上有着青年教师的热情和亲和力。

在本次行知杯第一轮赛课比赛中,七年级选定的课题是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行程类应用题,就“教师如何上好习题课,力求所有学生有所收获?”这个问题给青年教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模拟上课前,张老师就这个课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基于均衡分班,班级往往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如何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做到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张老师借助新媒体技术,使动点问题真正的“动起来”,由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想象,数形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对该类问题的初步感知。

在校级赛课阶段,根据比赛内容要求,张老师向组内青蓝工程结对的师傅谢和含老师请教,在郝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了这节课的课题《从两个点得到》,也是依据本校学生的学情,为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而开展的一节探究课。

课堂中,张老师由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出发,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直线的平移、翻折和旋转,即将一次函数与图像的变换相结合,从而回顾所学知识。在思考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使用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紧接着难度加大,即旋转后的对应点如何求得,张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了旋转60°和45°两种情况,巧妙地利用一线三等角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对应边的求解,进而求得点的坐标。这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学习数学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教师来说,还必须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促进自身的学科专业发展。


友情链接: 金陵中学 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 市电教馆 南京教育期刊 栖霞教育之家 栖霞微视频 中学学科网 金陵图书馆 | 旧版网站黄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994号-1    gongan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6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